云冈文体系列纪念品:系云冈石窟研究院监制、大同市云冈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小型文体纪念品。2016年5月出品。本系列产品以棉麻为材料,以简易环保的文化理念,运用云冈石窟洞窟造像和装饰纹样、飞天等元素为素材,顺应环保绿色的大潮流。本系列包括云冈元素棉麻创意休闲布包、云冈元素棉麻香包、云冈元素特制浮雕冰箱贴、云冈元素鼠标垫等。
云冈忍冬系列纪念品:系云冈石窟研究院监制、大同市云冈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小型纪念品。2014年7月出品。
如需购买,请关注微店版【云冈石窟官方微店】 ,点击【云冈石窟官方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即可进入云冈微店购买!价格实惠,产品精致实用自留送人两相宜。
云冈石窟官方微店地址请直接点击本文字!
云冈石窟明信片系列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内装5册80张,除了包含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佛教故事和雕刻艺术,还首次推出了部分已经流失海外的被盗佛像、佛头和佛像肢体的实物照片。分别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共2册32张)、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16张)、云冈石窟飞天雕刻艺术(16张)、流失海外的云冈造像(16张)。选题严谨,构图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云冈石窟佛像雕刻艺术明信片由大同市邮政局设计、云冈石窟研究院监制。大同市邮政函件广告局于2009年发布。内装10张明信片,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窟龛的十尊经典佛像,集中反映造像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体现西域造像艺术逐步演进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称;堪称中华佛教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另外封里还有云冈石窟简介,以及云冈石窟十大看点。每张明信片都附有佛像简介,可谓图文并茂。
原平城大方砚于1970年大同南郊(即轴承厂)北魏建筑遗址中出土。
大方砚用浅灰色细砂岩雕成。正方形,长宽均21.6、高9.1厘米。正中突出长宽各12厘米的方形砚盘,以联珠纹和莲花纹作边框。砚心两侧相对各有一对耳杯形水池和一对方形笔舔,池两端高雕二龙交缠与二鸟交颈相对共衔杯,或是鮻鲵相咬托耳杯。笔舔两侧各雕人物图案四组:驯狮、角觝、胡腾舞、沐猴。砚面对角有莲花台笔插及联珠纹圆形笔舔。砚台之四立面呈∏形,壸门边饰水波纹,上部及两足以联珠纹为边框分格,各雕力士、童子、禽鸟瑞兽、人面鸟等,两足雕獾鸟衔鱼。砚底正中雕莲花一朵,周边围绕莲花8朵。砚台图案丰富,雕饰臻美,精工巧丽。
小石砚,呈长方形,长16cm、宽12.6cm、高4.3cm,四足,每座砚台底部都刻有编号。砚台正中砚台池直径10cm,采用浮雕手法以植物纹样作装饰。砚台下部雕琢有两种风格各异的莲花纹。莲花纹之间还设有一个耳杯形水池。砚台图案丰富、雕饰臻美、精工巧丽,既可供使用、观赏、收藏,亦可作为研究北魏文化的史料之一。
2012年底,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出品,山西省邮政公司监制的《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正式出版发行。
《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策划并题词简介云冈、韩鹏装帧设计、山西省邮资票品局发行。全邮册开本尺寸:340mm×210mm,共计28P,12个题材照片,票种分12枚版,8枚版,内容有佛像、菩萨、弟子、飞天、诸天、建筑、动物、佛传故事、……20幅线描图,发行5000册,封面采用黑色纹理特种纸裱糊2.5进口灰板,内页采用进口白卡四色印刷,压纹。
《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选择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图版照片、墨线绘图等基本素材,灵活运用纪念邮品中小型张、个性邮票以及齿孔的多变性特点,将云冈石窟内容与邮品形式有机结合,制作为不同以往形式的新式纪念册,增加了纪念邮品形式,进一步弘扬了云冈石窟文化。
多年以来,云冈石窟普通邮票乃至云冈石窟邮票纪念册曾经多次出品发行,受到国内外各阶层民众,特别是集邮爱好者的喜爱与青睐。不同设计、不同样式、不同品质的云冈石窟邮品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品质出现了多样化需求,就邮品而言,不断出现具有新设计、新样式的超前卫邮品,成为广大集邮爱好者的企盼。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文化旅游列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十大产业之一。《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就是在这一情势下产生的,作为云冈石窟文化产业的精髓产品,具有的独特性成为颇具收藏价值的新邮品。
《云冈石窟全集》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主编,王恒、赵坤雨为副主编,青岛出版社集团出版。全集共二十卷,2019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云冈石窟编年史》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撰写,文物出版社出版,2006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该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有关云冈石窟研究最为完整的通史。以云冈石窟为载体,从战国秦汉一直到中华民国,时间跨越2400余年,取材广泛,内容详尽,涉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佛教史和大同地方史,从大视角来框定云冈石窟的整个兴衰历程。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云冈石窟的研究、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乃至国内外的石窟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中国石窟艺术-云冈》一书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开本889*1194。2011年8月第一版,2012年4月第二次印刷。
《云冈石窟》一书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国皇家雕刻艺术——云冈石窟》为全彩铜板图书,主编为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艺术》一书由云冈石窟研究院文物考古室主任赵昆雨编写。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开本787*1092。2010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一书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彭明浩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开本710*1000。2017年5月第一版,2017年5月第一次印刷。
《云冈石窟词典》一书由云冈石窟研究院文博研究员王恒编写。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开本899*1194。2012年9月第一版,2012年9月第一次印刷。
《解读云冈》一书由云冈石窟研究员研究员李雪芹、李立芬编写。学苑出版社出版。开本787*1092。2006年8月第一版,2008年8月第一次印刷。
《云冈日记-战争时期的佛教石窟调查》一书由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橘女子大学名誉教授长广敏雄编著,由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文博研究员王雁卿翻译,文物出版社出版。开本787*1092。2009年6月第一版,2009年6月第一次印刷。
《平成丝路》一书由云冈石窟研究院编著,青岛出版社出版。开本787*1092。2015年12月第一版,2015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云冈石窟铭文楹联》一书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开本880*1230。2014年6月第一版太原第一次印刷。
《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一书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开本787*1092。2012年6月第一版太原第一次印刷。
近年来,云冈石窟研究院陆续开发了数批云冈石窟DVD介绍光碟,有中、英、韩、日等不同版本。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涵盖了云冈石窟景区的重要洞窟、景观,及精美雕刻介绍,极具收藏价值。
烙画:丝绸烙画是选用上等丝绸作为材料,用电烙笔作画。手法既有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同时汲取了西洋画的精华,使完成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特殊的艺术效果。丝绸烙画的另一特色就是它是采用纯天然物质制作而成,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性。其收藏价值在于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是珍贵的艺术品。
煤雕:煤来自远古,煤雕的历史也可追溯到六七千年以前,在沈阳新乐遗址下层即文化层中出土的煤精装饰品是煤雕最早的雏形,随之陕西省西周古墓中出土的煤精雕刻圆环和煤炭雕琢成的块更是印证了煤雕的源远流长。历代史料对于煤雕的记录都是凤毛麟角,在我国最古老的工艺鉴赏典籍《考工记》里,称之集“天时、材类、工巧”为一绝,然而煤雕的具体出处已无从考证。随后的历史岁月中煤雕便销声匿迹,失传飘零了。至今为止,史载尚无一件雕制精美的煤雕工艺品出土问世。
大同是中国的煤都。如今,煤雕已被大同人以一种骄傲的态势推向国际市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馈赠亲朋的艺术品。其原料是采自地下300米矿井,1.4亿年前侏罗纪煤矸石,石质燥润相间,刚柔互济。其图案均以地方文化为题材,雕有云冈大佛、飞天、菩萨、等人物形象及悬空寺、应县木塔、九龙壁等造型。各类工艺品远销到国内外,成为中外游客书香墨宝之中的收藏品。“以煤作为原料,大规模的创作雕塑作品在国内可谓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煤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炭“傻、大、黑、粗”的形象,让其步入了艺术殿堂,更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大大提升了煤都的城市品位。由于其炭质致密,比重大,孔隙多,矿物质含量丰富,它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能力,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同时能释放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使人体产生微热,促进血液循环。
《平城魏碑十二品》由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作序,以从平城魏碑精选出的《平国侯韩弩真妻碑》、《皇帝南巡之颂》正背面、《申洪之墓铭》、《瑯瑘王司马金龙妻钦文姬辰墓铭》正背面、《陈永夫妇墓砖铭》、《邑义信士女等五十四人造石庙形像九十五区及诸菩萨记》、《司空瑯瑘康王墓表》、《比丘尼昙媚造像题记》、《封和突墓志铭》、《元淑墓志》十二件为拓印对象。整套拓片作品采用坚韧、细腻的上等宣纸,独立包装,集中展示了一千多年以前北魏时期的历史信息。《平城魏碑十二品》魏体书刻,遒劲有力,体现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是研究魏碑石刻的实物资料,魏碑作为传播北魏文明的载体,以无声的语言向现代人诉说着北魏时期的重要时刻,倾诉着一千多年前北魏人追求史料永存的梦想。这些拓片中雄厚有力的笔法文化和十分宝贵的时代印记,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并在我国文化史、书法史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